作者:
发表时间:2015-12-01
来源:
一个美丽山村的童话
青山向晚盈轩翠,碧水含春傍槛流,以“晒秋”闻名的篁岭景区地处婺源县江湾镇石耳山中。周边梯田覆叠,白云环绕,被称为“梯云村落、晒秋人家”。千年传承的晒秋文化,飞檐戗角的徽派古建及江南地区罕见的山地梯田让人为之着迷。群山环抱,云雾缭绕,使其拥有了一份喧嚣之外的空灵绝美,篁岭正用独有的地域风情,编织一个美丽山村的童话。
婺源古村一般前临流水,后依青山,古建筑粉墙黛瓦,飞檐翘角,雕刻精美,布局典雅。古村落与自然山水相融,文化与生态珠联璧合,被外界广泛赞誉为“中国最美的乡村”。婺源篁岭古村,属典型山居村落,周边千棵古树环抱,万亩梯田簇拥。如果说,婺源古村是中国古建筑的大观园,篁岭无疑是大观园中一朵雅致动人的奇葩。
碧桃烟暖晓猿啼,海日浮光泰华低。静卧在石耳山怀抱的篁岭古村,自古就是个文风鼎盛、人才辈出的地方,历史文化底蕴深厚,是清代父子宰相曹文埴、曹正镛的故里。
有着500多年历史的篁岭古村属典型山居村落,数百栋徽式古民居围绕水口呈扇形梯状错落排布,掩映山间,为其平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,故有“南方布达拉宫”之美誉。村内遗留了相当一部分珍贵的古建,小青砖、马头墙,古朴雅致;护栏、天井,结构严谨;石雕、木雕、砖雕,雕镂精湛,整体格局质朴高雅,内敛浑厚。景区众屋、树和堂、慎德堂等众多古建保存完好,徽派建筑精华尽收眼底。
篁岭是人文的杰作,因“地无三尺平”,祖辈起就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,既不占地方,又便于收藏。每当日头升起,房前屋后成了竹晒匾的世界。家家凿窗采光,户户支架晒物,村民用眺窗为画板,支架为画笔,晒匾为调色盘,春晒茶叶、蕨菜;秋晒辣椒、稻谷……饱经沧桑的徽式民居土砖外墙与晒架上五彩缤纷丰收成果组合,分明是一幅闲适、安详、恬静的古村风情画。
篁岭是自然的宠儿,周边梯田叠加,借助簇拥的千亩梯田打造四季花海,千亩油菜花“盛装”绽放后,两个月为周期,千亩梯田花卉变幻主题,营造新大地艺术。篁岭水口茂盛地生长着80多株“天然活化石”红豆杉。房前植树,屋后插竹,篁岭村古樟、红枫、香榧林立;方竹、观音竹、篁竹迎风飘逸,“户户流水”青石池内,喂养着五颜六色的生态鱼。
篁岭处处闪烁着民俗风情的亮点,这里有一幅缩写版流动的“清明上河图”。三百米“天街”两旁数幢徽式商铺,前店后坊,茶坊、酒肆、书场、砚庄、篾铺,古趣盎然。“天街食府”,独创徽居格局,全宽幅晒台窗户,面向千亩梯田,广袤原野的阴晴变化尽收眼底。“天街农家宴”全用自种、自养、自猎之物。它以徽菜为根源、以婺源饮食文化为精神,以当地民俗为基准,自成体系。
精心打造的夜生活开启“晒秋人家”民俗风情的帷幕:串珠灯笼在“云端”最高处挑起,霎时天街两头鞭炮齐鸣,两支舞龙队沿天街相向舞动前行,会聚民俗广场。广场舞台“梯云风情”民俗表演开场,黄梅戏、徽剧、傩舞百花争艳;踩高跷、叠罗汉、划旱船群技竞艺……
现代版开心农场既有自耕自播的耕种愉悦,又有自作自理的劳动快乐,还能共享丰收喜悦。960米观光客运索道带您走进篁岭,探索深山古村的神秘;横跨两山之间的溜索让您在有惊无险的快乐中感受刺激和满足;攀上高空热气球,俯瞰独特的晒秋奇观。
在2013年,篁岭以其独特的晒秋景观入选为中国最美符号,更被网友评为世界十大最美村庄、世界十大最美梯田、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等。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前来。可以说,篁岭古村既是自然的宠儿,也是人文的杰作,更是造物主遗落在人间的一块美玉。
山水田园和古老的徽派民居完美融合,青山环绕与世隔绝,让篁岭成为世人心中的世外桃源。清晨,推开窗,千亩梯田跃入眼帘,漫步青石板路,倾听鸟儿的宛啭啼鸣,古木婆娑,如诗如画,多看一眼便会让人为之陶醉。篁岭,这位隐世深山的绝尘美女正向世人揭开她神秘的面纱。